安徽科技項目申報資訊
2025年安徽省16市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申報程序范圍及認定要求
2025年安徽省16市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申報程序范圍及認定要求整理如下,安徽省、合肥市以及阜陽市、六安市、安慶市、池州市、亳州市、宿州市、馬鞍山市、黃山市、宣城市、淮北市、淮南市、蚌埠市、銅陵市、蕪湖市、滁州市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您解答指導!
免費指導電話:15855199550(可加v)
臥濤小編可以為您帶來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兩化融合、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推廣、SEO優化等更多項目輔導規劃。
一、安徽省16市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申報支持重點和范圍
按照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要求,中央財政對地方基本公共就業服務按規定給予補助。通過實施示范項目,以點帶面,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著力夯實基層基礎,推進數字賦能,打造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推動快速提升政府公共就業服務能力。
示范項目要圍繞強服務、提技能、穩就業,真抓實干、大膽創新,發揮引領示范作用。一是開展特色技能培訓,提升就業創業能力。圍繞地方特點和產業需求,加強急需緊缺職業(工種)培訓,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地方支柱特色產業技能人才培養,加強養老、育兒、家政、護理等民生重點領域技能人才培養,促進相關領域特色勞務品牌建設。強化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培訓和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充分利用政府、院校、企業等各類培訓資源開展培訓,健全職業技能培訓共建共享機制,提升職業技能培訓能力。二是發揮政府和市場作用,兜牢重點群體就業底線。加強零工市場、“家門口”就業服務站、人力資源市場等建設,促進各類市場服務共享、信息互通。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工作,以及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強化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實施個性化援助措施,優先引導實現市場化就業,運用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支持引導市場主體尤其是小微企業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構建常態化企業用工服務保障機制。升級就業創業服務,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完善常住地提供公共就業服務制度,落實均等化公共就業服務。三是全面提升就業信息化水平,數字賦能公共就業服務。全面應用?。ㄗ灾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統稱?。┘械木蜆I信息平臺,對內實現業務統一辦理、對外實現服務統一提供,推進就業業務經辦數據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實時歸集,推動就業數據與社會保險、勞動關系、人才人事數據共享。全面開發利用就業信息資源,基于地市就業信息資源開展形勢監測分析,強化部門數據共享,并將重點群體信息實時推送至街道,支持基層開展精準就業服務。依托全省統一的“一庫一平臺”提供數字化、智能化就業服務,開展招聘求職、政策咨詢、職業指導、職業培訓、創業輔導等在線服務,推進直播帶崗、遠程面試、實景體驗等新技術在就業服務領域的應用。數據應用過程中,要做好個人信息和數據安全保護。
二、安徽省16市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申報內容和程序
(一)各地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推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各省負責示范項目的統籌謀劃、統一推進、組織申報,推薦遴選典型地市作為項目主體進行申報,具體項目實施地市負責編制實施方案(見附件)。申報項目實施期限不超過2年。
(二)申報項目實施方案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明確具體思路、方向和路徑,確保實施內容可落地,可保持長遠可持續發展。要科學可行,與當前就業形勢、現行促進就業創業政策、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其他就業領域項目銜接,找準定位,避免交叉重復。要科學合理測算項目所需資金總規模,明確各級政府投入資金和其他渠道籌集資金的規模。
(三)2025年2月8日17時前,擬推薦項目需經省級人民政府同意,由省級財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聯合行文報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各省可先將正式蓋章版文件的掃描件發送至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郵箱,逾期發送的視為未申報。各省應在發送電子版文件同時報送紙質版文件。申報文件應附實施方案、資金安排、績效目標表,以及必要的佐證材料等(含全部電子文檔,注意控制材料總數,盡量簡明扼要),其中實施方案不得超過30頁(以A4單版面計算)。各省擇優選擇1個地市進行申報,含計劃單列市的省如申報計劃單列市,在此基礎上可再增加1個申報名額。已被評為示范項目的城市不得再次申報。示范項目通過競爭性評審方式公開擇優確定,中央財政對每個示范項目補助1億元(其中10%的資金作為績效獎補資金),分兩年撥付。2023、2024年入選示范項目的省,報送2025年推薦項目的申報材料時,要一并報送2023年示范項目績效自評報告(附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表)、可推廣可復制的典型經驗以及2024年示范項目實施情況和中期績效自評報告(附績效目標中期完成情況表),2023、2024年示范項目相關材料將作為評審2025年示范項目的重要參考。
(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組織對各省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組織有關方面專家開展競爭性評審。按照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原則,擇優選擇服務就業人口數量多、工作基礎扎實、思路創新有效、改革積極性高、引領作用強的地市,實施示范項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加強項目實施全過程的技術指導和執行監督,組織開展項目驗收和績效評價,促進提升項目實施水平和實效。對實施效果好、經驗典型、示范性強的項目進行經驗宣傳和推廣。
三、安徽省16市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申報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8〕6號)要求,落實地方基本公共就業服務主體責任。各省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項目申報,做好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統籌協調和項目組織實施。省級財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組織對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實施條件、建設內容、資金使用情況、資金測算等進行認真審查、嚴格把關,并對審查結果負責。申報項目的地市要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合規性、準確性負責,確保項目符合要求。
(二)實事求是,科學合理編制項目方案。各地要充分考慮本地區實際情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編制項目規劃和實施方案。要根據自身可用財力和地方政府債務情況,在可承受范圍內合理確定項目體量,避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或形成新的隱性債務。要科學合理設定績效目標,落實投入責任,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示范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得減少投入,或以其他固定資產、有價證券等代替投入。當年正在申請或已獲得中央財政其他資金支持的項目不得重復申報。
(三)注重實效,持續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推進項目預算編制和績效管理一體化,將績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項目申報、實施全過程。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要嚴格把控績效目標編報質量,指導地市按規定細化、完善績效指標。各項目實施城市應做好事前績效評估,按要求填報項目績效目標申報表。各地應加強示范項目執行和資金使用管理,按時組織開展中期和總體績效自評。自評報告經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審核后,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適時組織開展評估驗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切實推動公共就業服務水平提升。
以上就是小編將為大家具體講解的內容,希望會對大家有個幫助!
需要咨詢商標、專利、軟著等知識產權、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兩化融合、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推廣、SEO優化等更多政策項目的請直接聯系漁漁:
免費咨詢:15855199550,微信同號,為您解答指導。